“我的父親母親” 公益活動投票情況
失智老人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注,讓我們一起來講述身邊失智老人的故事,喚起同情,增進了解,消除偏見!
投票:
有人認為"癡呆"一詞讓部分患者家屬感到自卑和反感,甚至讓一些患者因害怕受歧視而延誤治療,您覺得這種叫法會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困擾嗎?您愿意為"癡呆"正名嗎?請選擇以下您最能接受的名字,或者提出您的建議,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以下關于"老年性癡呆"的哪種叫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1、老年癡呆癥 2、失憶癥 3、失智癥 4、腦退化癥 5、阿爾茨海默病
...
6、其他名字匯集:
“嬰兒癥”、“幼兒癥”、“似嬰癥”、“成人嬰兒癥”、 “老年性嬰兒癥”、“老幼癥”、 “夕幼癥”、“返嬰癥”、“還童癥”、“返童癥”、 “老來童”、“老童”、“老人返幼癥”、“失志”、“認知癥”、“智默癥”、“鹿馬緣癥”、“老人(年)缺愛癥”、“腦混沌癥”、“退憶癥”、“老年失智癥”、“腦輕松”、“忘憂”、 “無憂癥”、“天抑癥”、“無憂無慮癥”、“忘年癥”、“腦回歸癥”、“反哺癥”、“時光癥”、“腦功能退化”、“腦衰”、“腦勞癥余暉癥”、“老年夕陽癥”、“晚霞癥或余暉癥”、“老愛”、“時光迷失孩童癥候群”、“天使癥”、“木天使癥”、“暮天使癥”、“默天使癥”、“老年失聰癥”、“腦細胞速死癥”、“溯源癥”、“思維退滯癥”、“耄耋綜合癥”、“忘年癥”、“橡皮擦癥”、“腦損傷失憶癥”、“老年頑童癥”、“夕陽癥”、“晚霞癥”、“福相癥”、“老年健忘癥”、“愛兒侍”、“老年稚氣癥”、“大腦海馬體(hippocampus)”、“退化癥”、“老年性智力障礙”、“智默癥”、“海默癥”、“老年智衰癥”、“老年失敏癥”、“思維遲滯癥”、“智稚癥”、“記憶轉換期”、“憶消征”、“失憂征”、“認知弱化癥”、“慧迷態(tài)”、“認知弱化癥”、“阿爾癥”、“R癥”、“老年記憶退化癥”、“老年不敏癥”、“海默綜合癥”、“親恩癥”、“還童癥”、“腦過休眠癥”、“往年癥”、“待反哺癥”、“依賴癥”、“愛遲還母癥”、“老腦”、“老年腦郁癥”、“老年腦逸癥”、“老年緩記癥”、、“勿忘我癥”、“返幼癥”、“智力歸原”、“心行返童稚默癥”、“智減癥”、“小海馬癥”、“退智癥、”“凝愛幻癥”、 “喚憶醒”、“愛老病”、“偏執(zhí)妄想癥”、“漸進性失知”、“老退化癥”、、“白腦癥”、 “夕陽健忘癥” “失愛癥老年人”、“失智綜合癥阿氏癥”、 “老頑童癥”、“夕陽癥”、“老了老了癥”……..近百個名字
在央視投票的結果是在為“老年癡呆癥”正名后,“老年癡呆癥”是的名字是排在是最后,但這個名字不會因為被正名了就不用或用的更少,反而被更多的人了解或知道了。名字不管認不認同,都是存在的,叫什么名這個癥狀都是存在的。有此癥狀的人群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所以要“精神病”也很負面的一個名字,“癌癥”也不怎么樣,你們是不是也要改一改?!
從網友們起的名字來看,這包涵了關愛、理解、認真、很多情感都寄托在名字上,這期待是美好的、出發(fā)點或行動都是和諧的。
關健是正名之后我們應該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一、關愛我們的老人、關愛我們的親人;理解今天的老人、就是理解明天的我們;影響今天的我們,就是影響我們的子孫
二、從預防做起,比來臨治療為社會節(jié)省資源
三、查出癥狀的起因,從多方面進行預防
四、下一代的教育與指導
五、資源的有限利用
六、易普及的科普知識、易服用的營養(yǎng)食品、易癥斷的方法、易治療的藥物及方法
品一盞香茗
我個人覺得可以稱這種病癥為“簡默癥”;**個“簡”、 “默”寓意為患這種病的人思維和行動會越來越簡單;“默”第二個字是保留了該病癥(阿爾茨海默病)的一部分原名。
關于為“老年性癡呆”更名的意見
徐 振 坤
最近央視推出為“老年癡呆病”起一個好聽名稱的征名活動。這種方式雖說是一種體現民意的創(chuàng)意之舉,但對疾病的命名并不像給街道或熊貓起名那么隨意。在某種意義上說疾病的命名有著極高的科學含量。某個疾病的命名應當概括某個疾病的本質。有許多疾病,西方傳統(tǒng)醫(yī)學大都是從現象上命名,這樣的命名不能代表疾病的本質,科學含量很低,在診治上出現很多遺誤。具體到老年性癡呆重新更名,**也要反映某病的本質才能恰如其分。為此,首要的是先弄清所謂老年性癡呆是怎么回事?發(fā)病原因是什么?西學傳統(tǒng)理念認為,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單獨的疾病,不管是中名還是洋名的叫法,都沒有揭示此病的本質,對其發(fā)病的原因,認為是憑空而來,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治是無的放矢,防是防不勝防,導致此病的發(fā)病率一代高于一代??梢詳喽ǎ喝绻覀冾I導層不改弦更張,繼續(xù)聽任西方說教,今后的日子里,老年性癡呆患者將會成倍的增長。
那么老年性癡呆病應如何命名又如何預防呢?這要從本病的起病源頭說起,本病的病根在頸部而不再腦部。在頸椎的左右有椎動脈從頸椎的骨孔中穿過,最終到達腦部。頸部的某個頸椎出現錯位,都會阻礙流向腦內的血流,造成所謂腦供血不足。久而久之,腦組織長期得不到足量的血量供應,就會逐漸萎縮,就像田里禾苗一樣沒有足夠的水肥供應注定不會茁壯,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腦萎縮最早出現的反應是記憶力下降,這是腦萎縮的預兆,隨年齡的增長,腦細胞的數量不斷減少,則出現腦萎縮,最終導致癡呆,此時已到老年。頸椎為何發(fā)生錯位?少部分是來自外部力量和動脈粥樣硬化,絕大多數是由體位不良造成的。尤以當今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體位不良的條件比比皆是(篇幅所限不多例舉),發(fā)病年齡從小兒到老年都可發(fā)生,所謂的老年性癡呆,并非是老年病,而從青少年就已發(fā)生了頸椎錯位(尤其是在校學生發(fā)生率極高,約占80%),到了老年,癡呆的明顯癥狀就顯現出來。了解了這一發(fā)病過程,其命名就容易了。根據發(fā)病原因,此病的命名筆者認為叫“頸源性中樞神經障礙癥”較為適宜。
此病不是老年固有,而是由青少年逐漸發(fā)展而來,是在頸椎病基礎上發(fā)生的,也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最根本的預防措施就是,消除造成不良體位的客觀條件,每個人都能提起警覺,從幼兒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對頸椎病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治療的原則是糾正錯位,保持椎動脈血流通暢。為此,筆者特意撰寫了頸椎病防治的宣傳冊,愿意發(fā)表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有必要歡迎來電聯系。
定稿日期 :2012年9月23日
電話:13001382178 徐先生
積分: 88
對“老年癡呆”五個命名的剖析
徐 振 坤
央視發(fā)起的關注失智老人——為“癡呆”正名活動在為“老年癡呆癥”征名時,列舉了五個名稱供網民選擇投票。對此筆者日前連續(xù)發(fā)表了兩篇看法,指出,疾病的命名是生命科學的一部分,不同于人名、地名、寵物名那么隨意,一要準確把握疾病的特征,二要概括疾病本質。通過科學命名,正確引導人們去深刻地認識疾病,積極、主動的去戰(zhàn)勝疾病,最終要消滅疾病。五個命名是否能體現這一宗旨,下面談一些看法:
1.阿爾茲海默病:此命名源于一位德國的神經病理學家叫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描述而得名。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首次報告了一例具有進行性癡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對此病發(fā)生的原因他本人也未搞清楚。其后,又有類似的病例報道。因其發(fā)病于老年前期,早期認為這是一種和老年性癡呆不同的疾病,于1910年把這種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這樣的命名能說明什么呢?只是起個代名詞而已。
2.失憶癥:從字義上講“憶”是“過去”、“以往”的意思,就是說對已經或以往發(fā)生的事物失去了記憶,也不能回憶。但是老年癡呆的表現不僅對以往的事物失去記憶,而對眼前的事物都反應冷漠或遲鈍,更難說對未來做出判斷。這種命名未免片面了吧?
3.失智癥:“智”是表示聰慧、有見識的意思。這個命名較失憶癥略微全面了些,但仍然未脫離表面的囹圄。老年癡呆癥除了智力上的缺失外,還有運動功能障礙方面的表現,所以單用失智表示這一疾病現象也并不全面。另外,有失智表現者并不限于老年,其它年齡段也不乏其人。
4.腦退化:這一命名是非不分,人到老年不單表現在腦的退化,全身各方面都同時退化。這種命名把生理現象與病理現象混為一談,不但不能解決對老年癡呆患者的歧視,反而使所有老年人都被捆綁在一塊,增加社會矛盾,對和諧社會建設產生負面影響。
5.老年性癡呆癥:是流傳范圍最廣的名稱。傳統(tǒng)理念認為此病是“老年期發(fā)生的慢性、進行性、智能缺損性疾病”。筆者在前兩文中已經提到,此病并非老年固有,多數是從青年時就打下基礎,是在頸椎病或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演變的過程已有敘述)。傳統(tǒng)理念并不能解釋此病為何只發(fā)生在老年?什么原因、何種機制導致智能缺損?概念并不明確。象這樣(老年癡呆)的現象命名,在西方傳統(tǒng)命名的疾病中只是一個縮影,與之相類似命名的疾病還有許許多多,有些命名根本就不靠譜。這里不妨略舉幾個家喻戶曉的疾病,如:所謂“神經性頭痛”,實際為血管痙攣引起;“心肌缺血”當做冠心病,實際為神經失調引發(fā),卻在擴張心臟血管上使勁;“肩周炎”只會叫,不知病所在的具體位置。實際為某個肌腱(肉)的痙攣或損傷;“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征”實際為臀肌痙攣、粘連所致,與坐骨神經、梨狀肌根本就不沾邊。例子多多不勝枚舉。一個充滿“瑕疵”的理念,在我國醫(yī)學地位中位居顯赫,做為法理依據來尊崇。如此的科學發(fā)展,真不知要把中國醫(yī)學帶向何方?人民群眾為何看病難,在這里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2012年10月2日
央視網友9e9b8m6
建議使用:老年腦萎縮癥
下名不妥之處:
1、老年癡呆癥 :原來民間對癡呆就是歧視。
2、失憶癥 :沒有全面表達現代醫(yī)療科學發(fā)現的該疾病特癥。
3、失智癥 :沒有全面表達現代醫(yī)療科學發(fā)現的該疾病特癥。
4、腦退化癥 :過分強調老,沒有全面體現癥。
5、阿爾茨海默?。翰贿m合民間使用,也不適合民間對病人的關愛。
建議使用:
老年腦萎縮癥,簡稱“老腦萎癥”。既體現老的特點,溫心提示關愛,又使老人能溫心接受,又提示不必過分治療,又體現病癥根源,又避免將老年該病狀歸咎道德或精神層面。